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保护的重要论述,推动长江文化研究与传播,7月24日,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海榕、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璐、团委书记褚晓岑带领“溯江问道·文脉长江”长江文化科考博士团一行赴长江设计集团水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与座谈交流。长江设计集团水环院院长马方凯、设计三部副主任黄群、高级工程师杜倩、张忠义参加此次活动。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长江治理工程发展脉络及生态修复成果,系统感知科技赋能下的流域治理智慧。
张院长一行参观了长江设计集团数字展厅,深入了解长江治理的历史进程与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从大型水利枢纽到生态修复项目,一幅幅清晰的画面、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让成员们对长江治理的整体情况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在流域治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座谈会上,水环院院长马方凯院长介绍了详细介绍了长江设计集团水环院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以及在长江治理与生态修复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马方凯院长指出,水环院始终致力于以科技力量推动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在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成果。随后,高级工程师杜倩详细阐述了长江流域治理工程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防洪减灾到如今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讲解了不同阶段治理工作的重点、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重点聚焦汤逊湖、东湖、外沙湖的典型治理模式,深入阐释“一湖一策”的科学路径。高级工程师张忠义介绍了文化保护情况。他指出,在流域治理过程中,始终注重对长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文化保护工程等方式,让长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实现工程效益与文化价值的统一。
张海榕院长介绍了河海大学基本情况以及外国语学院在科学研究、文化育人、实践提升和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她表示,河海大学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水利、港口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卓越成果。而外国语学院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不断探索外语与水利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希望以此次调研为纽带,加强与行业单位合作,为长江流域治理与文化传承贡献外语学科的力量。
最后,张海榕院长向水环院赠送了《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丛书、水环院马方凯院长回赠了《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2024》,此次赠书活动不仅增进了双方的学术交流,也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本次走访与座谈,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长江生态保护的最新成果与长江文化传承的系统路径,切身体会到新时代“绿水青山”理念在长江流域的生动实践。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专业的素养,积极投身长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生态保护事业,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褚晓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