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师生热议党的十九大报告
10月18日上午9:00,外国语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无课的学院师生在行政楼602集中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其他因故未能参加集中观看的师生,也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会上,大家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并在会后通过不同形式对报告展开了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地跟党走,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敬业奉献,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实际成绩为党领导的“四个伟大”的宏伟实践作出贡献。
学院党委书记王炎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三个半小时的报告,站位高远又脚踏实地,指引方向又开路践行。报告中,新成就令人鼓舞,新矛盾让人明鉴,新时代催人奋进,新理论给人力量,新目标叫人期待,新部署引人前行,外国语学院师生通过收看和学习,无不震憾自豪,无不坚决拥护,无不执意贯彻。作为一名基层高等教育工作者,将全力参与学院、学校“双一流”建设,积极引导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为报告中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作为一名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负责人,将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努力把学院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作出应有担当。
学院院长蔡斌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催人奋进,字里行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辉,是我们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宣言和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行动纲领。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学生、学者、学校发展共同体,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学院转型提升做出贡献,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院英语系教授张海榕表示,10月18日,我认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认真聆听,自觉做好学习笔记。十九大报告按照具体——抽象——再具体的思路来谋篇布局,不仅凸显了以创新为标志的特点、以聚焦为特色的重点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时代的亮点,而且还号召全国人民不忘初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学英语教学部教授于中根表示,万众瞩目下的十九大突显了重要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深刻内涵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不仅改革开放,而且深入民生。中国雄狮将沿着正确道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凝聚核心力量,以伟大的奋斗目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学院英语系青年教师李霄垅表示,观看了十九大开幕会,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坚信: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那么,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实现!
研究生英语教学部青年教师杨志春表示,学习十九大报告后,作为一名教师,感触较深。中国青年代表了中国社会的未来,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我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递相关的信息。在上周,我就陆续地在课堂上回顾了我党“一大”到“十八大”的历史,并普及了和大会相关的一些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达方式。同时又给本校的国际留学生教授《中国概况》这一课程,其中第五章的内容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在课上向留学生详细讲解了我党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并组织他们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效果良好。除此之外,一线教师能直接地与青年学生们交流,要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对他们的一言一行产生无声的积极影响,所以需要自身带头,全面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学得深才能悟得透,这样才能带领青年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2016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王雪寒表示,观看十九大开幕式,习近平总书记工作报告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豪和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党不仅做到了强国富民,更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标杆。社会根本矛盾的变革,就足以见得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于实现个人价值和助力中国梦实现充满期待!2015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李柠君表示,18日上午全院师生共同观看了十九大开幕式,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深知十九大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中,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点,记忆颇深。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为艰巨,同时,也更具时代挑战性,任重而道远。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黄亚鑫表示,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我通过互联网观看了完整的开幕仪式,也认真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很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一个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的报告。我们将在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的指导下,共同努力奋斗,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2016级法语专业本科生陆易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次大会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伟大的成就令每一位中国人自豪,伟大的时代令每一位中国人奋进。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作为青年学生的我激动万分,期待自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早日投身祖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1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赵李震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关键词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词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认真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我,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第二个词是“文化自信”,身为大学生,在接触外国文学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亟待发扬与传播的紧迫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发扬、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将需要大学生以身作则,好好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扬光大。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积累专业经验,不断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学院将根据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迅速组织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热潮,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解读、座谈交流、专题组织生活、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学院广大师生中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将全面贯彻报告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度参与学校“双一流”建设,深层推进学院转型发展,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的特色研究型大学和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赵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