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8年-2000年外交部借调至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工作。 2. 参加的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 2004年10月参加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清华大学)。 2005年8月参加第十七届世界翻译大会(芬兰)。 2005年12月参加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广外)。 2008年8月参加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海浦东会议中心)。 2012年9月参加2012英汉语比较与翻译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 3. 2007年赴美国访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 4. 2013年参加教育部驻外后备干部培训学习。 5. 社会兼职: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校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库专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英文编辑。 6. 主要论文与论著: (1)《翻译研究的范式变革与多维视角》,河海大学出版社,2012 (2)交往伦理学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外交学院学报》,2003-3 (3)意识形态对翻译活动的操控,《国外外语教学》,2004-3 (4)翻译研究的文化人类学纬度:深度翻译,《上海翻译》,2010-1 (5)叙述距离理论观照下的儿童文学汉译:《王子与贫儿》个案研究,《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6)蝴蝶效应理论视角下的古希腊悲剧人物的命运:以《俄狄浦斯王》为例,《译林》(学术版),2012-4 (7)关联理论观照下的诗歌翻译:《虞美人》个案分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8)布尔迪尔的实践语言观,《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9)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红高粱家族》 英译本个案分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10)2008年十大汉语流行语翻译:认知语用学视域,《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1)价值哲学与翻译研究的嬗变,《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2)翻译研究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13)主体间性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嬗变,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4)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15)新闻英语教学与改革刍议,《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6)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与后殖民批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